rén

人格


拼音rén gé
注音ㄖㄣˊ ㄍㄜˊ
词性名词


人格

词语解释

人格[ rén gé ]

⒈  个人显著的性格、特征、态度或习惯的有机结合。

character; personality;

⒉  人的道德品质。

human dignity;

引证解释

⒈  人的性情、气质、能力等特征的总和。

蔡元培 《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》:“所谓健全的人格,内分四育,即:(一)体育,(二)智育,(三)德育,(四)美育。”
闻一多 《<李白之死>序》:“此诗所述亦凭臆造,无非欲藉以描画诗人的人格罢了。”
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二五:“他以为教育不仅是教给学生一点课本上的知识,而也需要师生间的感情的与人格的接触。”

⒉  人的道德品质。

梁启超 《新民说》第五节:“忠孝二德,人格最要之件也。”
陈学昭 《工作着是美丽的》九:“﹝她﹞又没有卖淫,损害了家庭的名誉和自身的人格。”

⒊  谓人按照法律、道德或其他社会准则应享有的权利或资格。

瞿秋白 《赤俄之归途》四:“把一般争人格的青年学生,打得落花流水。”
茅盾 《动摇》八:“公家发配,太不尊重女子人格。”

国语辞典

人格[ rén gé ]

⒈  人的品格。

如:「他的人格高尚,令人敬仰。」

品德 品行 人品

⒉  心理学上指个体在生活历程中对人、己、事、物、环境,所显现的独特个性。一般用 法比「性格」广义。

⒊  法律上指得为权利、义务之主体的资格。

英语personality, integrity, dignity

德语Persönlichkeit (S, Psych)​

法语personnalité

分字解释


※ "人格"的意思解释、人格是什么意思由魔兔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

造句


1.我们已经准备长期抗旱了,这场雨不期而然地到来,使人格外高兴。

2.《绝鉴》以一个精心构思的“鉴宝”故事折射出当下世态人心,取材别样,视角独特,展示了一种不甘为世俗的力量所玷污的清纯人格,言不尽意,耐人咀嚼。

3., 孔子之于饮食,既重其在安邦定国上的政治作用,又重其在人格修养上的道德内涵。

4.闷油瓶又是典型的自我放逐型人格,心在桃园外,兀自笑春风,谁也进不了他心里。南派三叔

5.是使自己的人格伟大还是渺小呢?这完全仰仗这个人自己的意志。

6.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:一、私德为立身之本,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。二、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。三、强健活泼之体格。四、优美和乐之感情。

7., 走自己的路,看自己的风景,想自己的问题,不要总盯着别人如何,总是羡慕别人的辉煌,嫉妒别人的光鲜,阴暗的是自己的心,损耗的是自己的光阴,磨损的是自己的人格。

8.一句话,教养又可称为“圆满的人格”。这就是说,从任何角度去观察,都可看到某种令人心旷神怡的东西,可以感动周围的人,还能有效地改善人之间的关系。我想,这就是教养的整体形象吧。

9.同时,应当认识到,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可喜成果,并且还在日益着力塑造符合时代精神和历史发展趋势的理想人格。

10.距离和独立是对人格的尊重,最亲近的人之间也应该保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