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ènmèn

愤懑


拼音fèn mèn
注音ㄈㄣˋ ㄇㄣˋ

繁体憤懣
词性动词


愤懑

词语解释

愤懑[ fèn mèn ]

⒈  气愤;抑郁不平。

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。——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
充满了愤懑的情绪。

resentful;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愤满”、“愤闷”。抑郁烦闷。

汉 司马迁 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恐卒然不可为讳,是僕终已不得舒愤懣以晓左右。”
《后汉书·蔡邕传》:“臣不胜愤满,谨条宜所施行七事表左。”
南朝 宋 谢灵运 《庐陵王墓下》诗:“道消结愤懣,运开申悲凉。”
唐 白居易 《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》:“愤闷胸须豁,交加臂莫攘。”
宋 欧阳修 《湖州长史苏君墓志铭》:“﹝君﹞日益读书,大涵肆於六经,而时发其愤闷於歌诗,至其所激,往往惊絶。”
温传昭 《晴转多云,有雷雨》:“笑和尚 心头甜蜜蜜的,往天积在心里的愤懑全部烟消云散了。”

⒉  愤慨,气愤。

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养生》:“吾见名臣贤士,临难求生,终为不救,徒取窘辱,令人愤懣。”
清 黄钧宰 《金壶浪墨·吴门秀士书》:“姚江 生擒 汉 奸头目二十餘口,悉纵之回。此真駑駘才,令人愤懣。”
柯云路 《三千万》:“可是,敷衍的客套,官样的文章,却使 丁猛 愈来愈愤懑。”

国语辞典

愤懑[ fèn mèn ]

⒈  忿恨不平。汉·司马迁〈报任少卿书〉:「恐卒然不可讳,是以仆终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。」南朝梁·刘勰也作「忿懑」。

《文心雕龙·奏启》:「杨秉耿介于灾异,陈蕃愤懑于尺一,骨鲠得焉。」

愤怒 愤慨 愤恨 怫郁 怨愤

分字解释


※ "愤懑"的意思解释、愤懑是什么意思由魔兔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

造句


1.当时的一个学者曾无不愤懑地谈到,举凡城里的胥吏、师爷、衙役、讼棍,以至乡间的士绅、地主、里正、族长,都有吃不完的流水席,赶不及的山海宴。

2.李成感觉到,翻译其实和他一样愤懑,只不过见多不怪。

3.主要观点即在劝善惩恶的外衣下,包裹着作者、评点者那颗愤懑不平的心,而自娱、娱人是其主要表现形式之一。

4.杨祖德带来的师生联名信是一招杀手锏,其中历数校长王汝贤举措失当之行为,学生情绪愤懑行为过激亦情有可原。

5.所以,他既愤懑于胸,又感到任重道远。

6.你的报复之意、愤懑之情、挫折之感、嫉妒之心,都会烟消云散。你的希望、抱负、蓝图、拟做之事,都是白驹过隙。

7.至少会有一点愤懑,而且希拉里说得很清楚,这是游戏,对于公爵来讲就是无本生意,当然做得。

8.因为害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,又因为有几分相信自己是明珠,而不能与砂砾碌碌为伍,遂逐渐远离世间,疏避人群,结果在内心不断地用愤懑和羞怒饲育着自己懦弱的自尊心。中岛敦

9.但让我愤懑的是,从来都是新的杯子在源源不断地买起进,却从来不见一个旧的杯子丢起出。

10.希特勒先生对这一切感到极大的愤懑与不平,决心要恢复德国的光荣,解救德国人民,强大日尔曼民族,1918年11月11日成为先生政治生涯的开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