貌合神离的成语故事


貌合神离

拼音mào hé shén lí

基本解释貌:外表;神:内心。指外表上一致;内心里不一样。形容表面上关系很融洽;而实际上各怀心思。

出处清 宣鼎《夜雨秋灯录 得新忘旧》:“自有此宠复,神意即淡然,偶有酬对,亦只貌合神离耳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貌合神离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貌合神离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声东击西 唐 杜佑《通典 兵六》说:“声言击东,其实击西。”
大公无私 清 龚自珍《论私》:“矜其同官曰:某甲可谓大公无私也已。”
改过迁善 《周易 益》:“君子以见善则迁,有过则改。”
致远恐泥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子张》:“虽小道,必有可观者焉;致远恐泥,是以君子不为也。”
目光短浅 周克芹《许茂和他的女儿们》第一章:“这位精明的庄稼人思前想后,竟得出了一个目光短浅的结论。”
快马加鞭 明 徐姬《杀狗记 看书苦谏》:“何不快马加鞭,迳赶至苍山,救取伯伯。”
旧地重游 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一章:“广州,在1926年北伐的那一年,我是住过三个多月的,整整隔了十二年又到旧地重游了。”
雪兆丰年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三回:“古人云:‘雪兆丰年’。”
处实效功
笃近举远 唐·韩愈《原人》:“故圣人一视而同仁,笃近而举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