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不识字的成语故事


目不识字

拼音mù bù shí zì

基本解释指一个字也不认得。

出处清·顾炎武《与友人论门人书》:“矧纳赀之例行,而目不识字者可为郡邑博士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目不识字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目不识字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物美价廉 清 吴趼人《近十年之怪现状》第十回:“苏州有个朋友写信来,要印一部书。久仰贵局的价廉物美,所以特来求教。”
悬而未决 孙中山《救国之急务》:“已将一切问题决定,惟有如何处置国会一层,悬而未决。”
披肝沥胆 唐 刘贲《应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策》:“或有以系危之机,兆存亡之变者,臣清披肝沥胆,为陛下别白而重言之。”
一视同仁 唐 韩愈《原人》:“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,笃近而举远。”
严刑峻法 东汉 班固《汉书 丙吉传》:“后遭条狱之诏,吉扞拒大难,不避严刑峻法。”
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 《乐府诗集·长歌行》:“百川东到海,何时复西归。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”
笃近举远 唐·韩愈《原人》:“故圣人一视而同仁,笃近而举远。”
陈言务去 唐 韩愈《答李翊书》:“惟陈言之务去,戛戛乎其难哉!”
安于现状 王朝闻《论凤姐》第11章:“这样的梦境,与我那不安于现状又不能改变现状的生活实际有关。”
广阔天地 毛泽东《<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>一文按语》:“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,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。”